CMP烧录
CMP
的软件分为两部分,非安全处理单元和安全处理单元,ATO
程序数据属于非安全处理单元,ATP
程序数据属于安全处理单元。CMP
可烧录的软件数据情况如下
目前CMP
存在两种板卡硬件版本,一种是当前用得较多的CMP
,另一种新版本我们称之为CMP2
。对于Linux
系统的STR
(基线1.9.2),CMP2
与CMP
板卡烧录的操作系统部分文件略有差异,需注意核对硬件版本。其中PIC
微控制器和MEM
固件基本上出厂就已烧录好且不会变更,现场基本不需烧录,本节我们可以忽略这两项。
非安全处理单元
非安全处理单元的烧录,包括启动加载器(Bootloader
)、板载支持包、Opera
软件、CMP
配置及相应的ATO
软件和数据,具体内容如下
- CMP1或CMP2板QNX的STR烧录内容
名称 | 内容 |
---|---|
应用程序软件 | tgt_mpc/disk/project/bin/ |
应用程序配置 | tgt_mpc/disk/project/conf/ |
Opera 软件和CMP 配置 |
tgt_mpc/disk/ |
板载支持包(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) | ppcbe/boot/imageMen.F004 |
启动加载器 | boot/bootLoaderMen.pmm |
- CMP1板Linux的STR烧录内容
名称 | 内容 |
---|---|
应用程序软件 | tgt_mpc/disk/project/bin/ |
应用程序配置 | tgt_mpc/disk/project/conf/ |
Opera 软件和CMP 配置 |
tgt_mpc/disk/ |
板载支持包(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) | ppcbe/boot/ep02/u-boot-bin.F004 |
板载支持包(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) | ppcbe/boot/ep02/uImage.F006 |
板载支持包(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) | ppcbe/boot/ep02/rootfs-ubi.F016 |
启动加载器 | boot/bootLoaderMen.pmm |
- CMP2板Linux的STR烧录内容
名称 | 内容 |
---|---|
应用程序软件 | tgt_mpc/disk/project/bin/ |
应用程序配置 | tgt_mpc/disk/project/conf/ |
Opera 软件和CMP 配置 |
tgt_mpc/disk/ |
板载支持包(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) | ppcbe/boot/ep05/u-boot-bin.F008 |
板载支持包(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) | ppcbe/boot/ep05/ep05-dtb.F012 |
板载支持包(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) | ppcbe/boot/ep05/uImage.F016 |
板载支持包(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) | ppcbe/boot/ep05/rootfs-ubi.F032 |
启动加载器 | boot/bootLoaderMen.pmm |
烧录时自底层开始烧录,依赖关系可以简化为三部分:启动加载器、板载支持包、Opera
软件和CMP
配置及以上。三部分可单独烧录:
Opera
软件和CMP
配置及以上的功能,需下层板载支持包和启动加载器正常工作方能工作- 板载支持包需启动加载器正常工作方能工作
- 启动加载器可独烧录,不影响其部分
- 板载支持包若重新烧录,其上面的应用层需重新烧录
- 烧录
Opera
软件和CMP
配置不影响其下层板载支持包及启动加载器 - 若格式化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,则操作系统及其上面的
Opera
软件和CMP
配置等需重新烧录
烧录QNX/Linux
操作系统(BSP)
硬件连接
在烧录启动加载器和板载支持包(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)这两部分时,需连接CMP
的串行维护口(一个HE10接口),有两种方式来连接调试电脑与CMP
的串行维护口:
- 一种是使用前面
基础知识
的专用工具书
中介绍的HE10/DB9
电缆,连接调试电脑的DB9
串口(若没有串口,使用USB/RS232
转换器连接USB
口来扩展串口)和CMP
的串行维护口
- 另一种是使用前面
基础知识
的专用工具书
中介绍的UNIVIC串行连接适配器
,连接调试电脑的DB9
串口(若没有串口,使用USB/RS232
转换器连接USB
口来扩展串口)和CMP
的串行维护口。新版UNIVIC串行连接适配器
本身带USB
接口和DB9
串口,可选择这两个接口中的一种方式连接,若直接通过USB
接口连接电脑的USB
接口,需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。在使用UNIVIC串行连接适配器
连接后,需注意把SMC开关
转至SMC1
。
烧录过程中,因需使用TCP/IP
网络把文件传入CMP
中,还需用网线连接调试电脑与UNIVIC网络
,若只对单个CMP
连接,可用前面介绍的RJ45/RJ45
网线连接调试电脑的网口到CMP
面板上的维护网口,再把调试电脑设置一个与CMP
维护网口同网段的IP地址(例如我们通常使用10.23.214.50/24
);也可使用前面介绍的RJ45/M12D
的网线,连接调试电脑(RJ45
端)至USW的空闲端口(例如Ethernet 7
),一种方法是设置一个IP
地址,例如10.92.X.250/255
(X代表列车号),另一种方法在USW已烧录好的情况下,按照前面车载网络连接
中描述设置以DHCP
自动获取IP
地址,这样做的好处是在FTP
、TELNET
、SSH
、SCP
等TCP/IP网络
连接时可以使用corepu_a
和corepu_b
来做为主机名连接1端和2端的CMP
。
QNX
操作系统STR
烧录步骤
若是QNX
操作系统的STR
烧录,请按照这个步骤进行,若是Linux
操作系统的STR
烧录,请跳过本步骤,参照后面Linux操作系统STR烧录步骤
。
- 打开超级终端程序,根据前面
基础知识
下,常用工具
下,HyperTerminal
中描述设置好连接参数,连接到CMP
,把CMP
插入到机笼中; - 把
黑皮线
(HE10/DB9电缆)或是UNIVIC串行连接适配器
的mode1
和mode2
开关分别拔到On
位置,然后通过空开把CMP
上电; - 系统启动后直接进入了
MENMON
固件的交互模式,在超级终端程序窗口中,键入serdl
让CMP
等待接收串口Ymodem
协议传入的文件,然后通过超级终端程序的菜单Transfer
,Send File...
,Browse...
选择要传输的文件imageMen.F004
(位于数据包的Config_VX.X.X\Boot
目录下),选择Protocol
为Ymodem
,点Send
进行传输; - 在传输结束后,在超级终端程序中键入
ee-bs fe100100
,设置后续启动后从闪存中的这个地址载入并运行操作系统; - 把
黑皮线
(HE10/DB9电缆)或是UNIVIC串行连接适配器
的mode1
和mode2
开关分别拔到Off
位置,然后通过空开断开CMP
供电,过几秒再上电,或直接键入rst
重新启动; MENMON
固件进入正常模式后,载入QNX
操作系统,出现登录界面,使用root
用户及密码登录后,进入操作系统命令行界面(Shell命令行),在超级终端程序界面中出现#
提示符,表示QNX
操作系统烧录成功。
Linux
操作系统STR
烧录步骤
若是基于Linux
的操作系统STR
,请按照本节来烧录,否则请参考上一节的QNX
操作系统STR
烧录步骤。Linux
操作系统的STR
烧录,在两种不同版本的CMP
板卡上烧录的文件略有差异。
- 打开超级终端程序,根据前面
基础知识
下,常用工具
下,HyperTerminal
中描述设置好连接参数,连接到CMP
,把CMP
插入到机笼中; - 把
黑皮线
(HE10/DB9电缆)或是UNIVIC串行连接适配器
的mode1
和mode2
开关分别拔到On
位置,若使用UNIVIC串行适配器
还需把SCM开关
设置为SCM1
,然后通过空开把CMP
上电; - 系统启动后直接进入了
MENMON
固件的交互模式,在超级终端程序窗口中,先键入erase F 100000 1ec0000
删除闪存的这一区域,等待操作完成后,键入serdl
让CMP
等待接收串口Ymodem
协议传入的文件,然后通过超级终端程序的菜单Transfer
,Send File...
,Browse...
选择要传输的文件u-boot-bin.F004
(位于数据包的Config_VX.X.X\Boot
目录下),选择Protocol
为Ymodem
,点Send
进行传输; - 在传输结束后,在超级终端程序中键入
ee-bs fe100100
,设置后续启动后从闪存中的这个地址载入并运行U-Boot
; - 把
黑皮线
(HE10/DB9电缆)或是UNIVIC串行连接适配器
的mode1
和mode2
开关分别拔到Off
位置,然后通过空开断开CMP
供电,过几秒再上电,或直接键入rst
重新启动; MENMON
固件进入正常模式后,载入U-Boot
执行,当出现
时,3秒内按任意键中断载入操作系统,进入Hit any key to stop autoboot
U-Boot
的下载模式(参见前面基础知识
中U-Boot
的描述)。在未烧录好操作系统的情况下,不按键盘会报错
仍会自动进入ERROR: can’t get kernel image
U-Boot
下载模式;- 在
U-Boot
下载模式下,键入以下指令为TFTP
传输服务器和客户端配置IP地址
变量
这里=> setenv serverip 10.65.X.250 => setenv ipaddr 10.65.X.25
X
通常指定为列车ID号
,变量serverip
指TFTP服务器的地址,这里是指调试电脑已设置好的连接IP
地址,变量ipaddr
表示CMP
的IP地址
,这两个变量的IP需设为同一网段。 - 在调试电脑上运行
TFTP服务器
,例如Tftpd32/64
(参考前面基础知识
的常用工具
中TFTP
的介绍),设置TFTP服务器
的服务根目录为ppcbe/boot/ep02/
(CMP1)或ppcbe/boot/ep05/
(CMP2),后续以`CMP1``为例。 取消待存放数据区域闪存的写保护,并擦除该区域的内容,然后从
TFTP服务器
(调试电脑)上下载操作系统内核文件至该区域=> protect off fe180000 +280000 => erase fe180000 +280000 => tftpboot fe180000 uImage.F006
取消待存放数据区域闪存的写保护,并擦除该区域的内容,然后从
TFTP服务器
(调试电脑)上下载根文件系统文件至该区域=> protect off fe400000 +1c00000 => erase fe400000 +1c00000 => tftpboot fe400000 rootfs-ubi.F016
- 键入
reset
重新启动CMP
进入操作系统,第一次启动时需等待生成SSH
的密钥对,然后进入操作系统命令行界面(Shell命令行),在超级终端程序界面中出现#
提示符,表示Linux
操作系统烧录成功。
烧录Opera
及CMP
配置
- 若是
Linux
版STR
,直接跳至第3步。若是QNX
版STR
,第一次烧录,或是烧录前该CMP在使用中文件系统出现了问题,请从第2步开始烧录,否则跳至第3
步。 - 在超级终端键入
脚本格式化文件系统,等待一会儿直到出现命令行提示符sh /usr/prod/formatflash.sh
#
表示执行结束,然后键入
或断电重新启动;reboot
- 在
CMP
中键入指令(超级终端程序界面)进入文件系统根目录,并创建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:# cd / # mkdir bin # mkdir etc # mkdir usr # mkdir usr/bin # mkdir usr/lib
- 若是
Linux
版STR
,直接重新启动系统,进入第5步。若是QNX
版STR
,加载CMP
网口驱动并启动TCP/IP
网络服务:# sh /usr/prod/start1.sh # inetd
- 设置
CMP
网口。在我们的系统中,QNX
操作系统以enX
命名网卡,Linux
操作系统以ethX
命名网卡,X
指以0
开始的序号。若连接的是CMP
的维护网口en3
(eth3
),列车1端设置IP为10.23.214.40/24
,列车2端设置为10.23.214.41/24
, 若连接的是USWA
的空闲网口设置en0
(eth3
),连接USWB
的空闲网口设置en1
(eth1
),en0
(eth0
)的IP
地址为10.92.X.17/24
(因为未烧录Opera
和配置前,CMP
并不会从DataPlug
中读取相应的配置,所以需手动设置),en1
(eth1
)的IP
为10.92.X.18/24
。以连接列车1端CMP
面板的维护网口为例设置并验证(若是Linux
版STR
,使用eth3
代替en3
)# ifconfig en3 10.23.214.40/24 # ifconfig
- 根据连接
CMP
所使用的网口设置调试电脑为与CMP
相应网口相同网段的IP
地址,根据车载网络连接的说明进行配置。例如若连接CMP
面板维护口,一般设置为10.23.214.50/24
,若连接的是USWA
或USWB
的空闲端口,则设置为10.92.X.250/24
或DHCP
自动获取IP
。 - 在设置好连接网络后,打开文件传输客户端(在
QNX
系统的STR
下使用FTP
客户端,例如Filezilla
;在Linux
系统的STR
下使用的SCP
客户端,例如WinSCP
),打开本地Univic Conf
目录,远程打开根目录/
,然后把本地tgt_mpc/disk
目录下除dev
外的全部目录及文件上传至CMP
的根目录/
下,若有提示目录或文件已存在,选择覆盖。 - 覆盖完成后,需注意配置
CMP
面板维护口IP
配置需根据列车参考驾驶端相对应。默认上传的/etc/ip_maint.sh
为驾驶室1端的CMP
维护口配置,若为驾驶室2端,请上传本地_ip_maint_cab2/ip_maint.sh
来替换CMP
的/etc/ip_maint.sh
,配置为2端维护口IP
,若ATO
软件org_mpc_tsk_ato.elf
和数据NVES
与tgt_mpc/deisk/project/bin
下的版本不同,还需单独再上传这两个文件。 - 为使上传的程序及脚本能够正确执行,数据具备正确的读写权限,需修相应的文件权限。为方便及简化操作,在根目录
/
下,使用以下指令让所有文件递归设置为对整个系统所有用户具备可读、可写及可执行权限# chmod -R 777 *
- 断电并可移除
CMP
串行口的连接,退出超级终端程序,Opera
和CMP
配置烧录完毕。
安全处理单元
安全处理单元的烧录,主要是指ATP程序及数据的烧录,安全处理单元需烧录到Unix
中设备文件/dev/vital
对应的闪存芯片设备中。一般使用BDM
连接或TCP/IP
网络连接这两种方式烧录之一,需根据情况选择使用。
使用BDM
来烧录
在没有烧录过Opera
程序及CMP
配置的CMP
板卡上,或这些部分不能正常工作,以及从未烧录过ATP软件数据的新板卡上,需全用BDM
卡USB ColdFire Multilink
配合软件PROGCFZ
来进行烧录。
- 关闭
CMP
电源,按本文前述的基础知识
下专用工具
中USB-ML-CF
部分所介绍方式连接调试电脑至CMP
,并在调试电脑上安装好相应的软件和驱动程序,LED
绿灯亮; CMP
上电,LED
黄灯亮。- 在调试电脑上打开
PROGCFZ
程序,参照图中的选择Interface
,并能能自动检测到USB-ML-CF
,若不正确,可尝试Refresh List
。当正确检测到BDM
后,按Reset and Stop MCU
,弹出的选择框中选择与闪存芯片对应的Spansion_29GL128N_R1_1x16x8meg.cfp
,然后输入烧录数据的起始地址F8000000
; - 选择
Erase Module
等擦除完毕; - 先烧录
ATP
软件:选择Specify Object File
,找到ATP
软件,根据前面软件数据烧录
中的软件数据变更核对
所述,ATP
软件在软件发布包中类似1-CC-V_SW_X.X.X/CC-V-ATP X.X.X/CC-ATP_ASW/ATP_ASW_X.X.X/Prog_probe/
(X
代表版本号)的目录中,名称类似CC-ATP_ASW_VX.X.X
,若没有elf
扩展名,修改增加扩展名.elf
。选好文件后,点Program Module
直到烧录完成,可能需要花费几分钟,烧录完成后可选择执行Verify module
来验证烧录的正确性,若不正确重新执行本步骤。 - 然后烧录
ATP
数据:选择Specify Object File
,找到ATP
数据,根据前面软件数据烧录
中的软件数据变更核对
所述,ATP
数据在数据发布包中类似App Conf_VX.X.X/+2 Data SGD & VES to be used/2 = VES&NVES_VX.X/
(X
代表版本号)的目录中,名称为ves.S19
。选好文件后,点Program Module
直到烧录完成,可能需要花费几分钟,烧录完成后可选择执行Verify module
来验证烧录的正确性,若不正确重新执行本步骤。 - 烧录完成后断开
CMP
电源,断开CMP
与调试电脑的连接。
使用TCP/IP
网络烧录
在操作系统和Opera
软件及CMP
配置都已烧录好,能够正常加载网卡及相应闪存芯片的驱动,/dev/vital
设备描述文件能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,可以通过TCP/IP
网络连接来进行烧录。
- 按照前面
软件数据烧录
中CC软件烧录
的车载网络连接
中描述的方法,连接调试电脑与CMP
板。 - 使用
Telnet
客户端(QNX
操作系统STR
)或SSH
客户端(Linux
操作系统STR
)程序,例如putty
,作为虚拟终端连接并以root
用户登录CMP
; - 在虚拟终端键入
ls /dev/vital
,查看确保已正常加载了闪存芯片驱动,并创建了闪存芯片的设备节点文件/dev/vital
,方能继续进行ATP软件和数据的烧录,否则将无法使用本方法烧录ATP软件和数据; - 若列车两端
CMP
都需烧录ATP
软件和数据,只需在主控端执行指令使两端CMP
进入维护模式:尝试在虚拟终端中执行Opera
工具的redkern
指令# obsterm.elf OPERA> redkern state OPERA> exit
在执行完
redkern state
后可能显示两种情况,显示带Eqt local Maitre
字符串的,表示为主控端,而显示带Eqt local Veille
的是非主控端。 在主控端执行以下指令,把两块CMP
设置为维护模式(若只烧录其中一端,无论是否为主控端,均在烧录的那一端使用该指令)# ptfmode.elf > X > 6 > q #
- 若是
QNX
系统的STR
,使用FTP
客户端,例如Filezilla
(见前面基础知识
中的常用工具
下文件传输
的FTP
中所述);若是Linux
系统的STR
,则使用SCP
客户端,例如WinSCP
(见前面基础知识
中的常用工具
下文件传输
的FTP
中所述)。从调试电脑 连接到CMP
,上传ATP
的软件和数据到CMP
的安全软件闪存/dev/vital/
下。ATP
的软件exe.F800
和数据conf.F880
所在软件和数据包中的位置,请参考前面软件数据烧录
中的软件数据变更核对
所述。需注意若为
QNX
系统的STR
,设置FTP
的传为二进制
模式,且为防止上传过程中断造成需使用BDM
工具重烧的风险,建议先把这两个文件上传到CMP
的根目录/
下,然后 在虚拟终端(例如putty
)中使用以下指令烧入闪存中后删除根目录/
下的这两个文件# cp exe.F800 /dev/vital/ # cp conf.F880 /dev/vital/
- 按
ATC复位
按钮断电或两端同时键入reboot
指令重新启动Univic
。 - 启动后观察确认运行状态正常,或通过以下指令检查
ATP
软件数据烧录正确# obsterm.elf OPERA> ipumgr prg OPERA> exit #
检查
Remote cpu version
显示的版本正确,通过OMAP
连接CMP
的维护网口,检查ATP
软件的版本和数据的MD5
值正确。
CMP
软件和数据升级
在调试期间,CMP
的软件和数据升级较为常见,升级时一般只针对于烧录Opera
软件和CMP
配置、安全和非安全软件数据。因在升级前,Opera
软件和CMP
配置已是可用运行状态,因此烧录时为方便一般选择TCP/IP
网络连接烧录安全软件数据。
在有烧录Opera
软件和CMP
配置、安全和非安全软件数据的CMP
升级要求时,因使用TCP/IP
网络方式烧录安全软件和数据,是基于Opera
软件所提供的功能和同版本ATP软件控制的安全CPU功能,需使用升级前Opera
和升级前ATP
软件配合来升级新版本ATP
软件数据,即需先烧录安全软件和数据(ATP软件和数据
),再烧录Opera
软件及Univic
配置、非安全软件和数据(ATO
软件和数据)。对于使用BDM
来烧录安全软件数据,则无烧录顺序的要求。
- 按照前面
软件数据烧录
中CC软件烧录
的车载网络连接
中描述的方法,连接调试电脑与CMP
板。 - 使用
Telnet
客户端(QNX
操作系统STR
)或SSH
客户端(Linux
操作系统STR
)程序,例如putty
,作为虚拟终端连接并以root
用户登录CMP
; - 在虚拟终端键入
ls /dev/vital
,查看确保已正常加载了闪存芯片驱动,并创建了闪存芯片的设备节点文件/dev/vital
,方能继续进行ATP软件和数据的烧录,否则可转至第7步,先跳过烧录ATP软件和数据,待完成第9步后参照本节的安全处理单元
下使用BDM来烧录
中描述完成ATP
软件和数据的烧录,然后再进行第10步检查复核; - 若列车两端
CMP
都需烧录ATP
软件和数据,只需在主控端执行指令使两端CMP
进入维护模式:尝试在虚拟终端中执行Opera
工具的redkern
指令
在执行完# obsterm.elf OPERA> redkern state OPERA> exit
redkern state
后可能显示两种情况,显示带Eqt local Maitre
字符的,表示为主控端,而显示带Eqt local Veille
的是非主控端。 在主控端执行以下指令,把两块CMP
设置为维护模式# ptfmode.elf > X > 6 > q #
- 若是
QNX
系统的STR
,使用FTP
客户端,例如Filezilla
(见前面基础知识
中的常用工具
下文件传输
的FTP
中所述);若是Linux
系统的STR
,则使用SCP
客户端,例如WinSCP
(见前面基础知识
中的常用工具
下文件传输
的FTP
中所述)。从调试电脑 连接到CMP
,上传ATP
的软件和数据到CMP
的安全软件闪存/dev/vital/
下。ATP
的软件exe.F800
和数据conf.F880
所在软件和数据包中的位置,请参考前面软件数据烧录
中的软件数据变更核对
所述。需注意:在
QNX
系统的STR
下,设置FTP
的传为二进制
模式,且为防止上传过程中断造成需使用BDM
工具重烧的风险,建议先把这两个文件上传到CMP
的根目录/
下,然后 在虚拟终端(例如putty
)中使用以下指令烧入闪存中后删除根目录/
下的这两个文件(Linux
系统的STR
不能使用这种方式)# cp exe.F800 /dev/vital/ # cp conf.F880 /dev/vital/
目前在
Linux
的STR
,在WinSCP
直接上传exe.F800
和conf.F880
至CMP
的/dev/vital/
目录时,每个文件传输结束会弹出一个报错对话框,不要点确定性,等待5分钟后再点确定即可。 - 在虚拟终端中关闭看门狗程序,停止
Opera
程序及非安全软件,准备更换Opera
程序和CMP
配置、非安全软件数据(ATO
软件数据等式),执行结束后出现#
提示符# /stop.sh
- 打开文件传输客户端(在
QNX
系统的STR
下使用FTP
客户端,例如Filezilla
;在Linux
系统的STR
下使用的SCP
客户端,例如WinSCP
),打开本地Univic Conf
目录,远程打开根目录/
,然后把本地tgt_mpc/disk
目录下除dev
外的全部目录及文件上传至CMP
的根目录/
下,若有提示目录或文件已存在,选择覆盖。 - 覆盖完成后,需注意配置
CMP
面板维护口IP
配置需根据列车参考驾驶端相对应。默认上传的/etc/ip_maint.sh
为驾驶室1端的CMP
维护口配置,若为驾驶室2端,请上传本地_ip_maint_cab2/ip_maint.sh
来替换CMP
的/etc/ip_maint.sh
,配置为2端维护口IP
,若ATO
软件org_mpc_tsk_ato.elf
和数据NVES
与tgt_mpc/deisk/project/bin
下的版本不同,还需单独再上传这两个文件。 - 为使上传的程序及脚本能够正确执行,数据具备正确的读写权限,需修相应的文件权限。为方便及简化操作,在根目录
/
下,使用以下指令让所有文件递归设置为对整个系统所有用户具备可读、可写及可执行权限# chmod -R 777 *
- 退出文件传客户端程序,两端都烧录结束后重启
Univic
,使用OMAP
检查复核烧录的ATP
和ATO
的软件版本及数据MD5值
正确,指示灯正确,系统工作正常。
若在烧录过程中发生问题,请尝试重新烧录该部分内容,若由于操作失误或其它原因导致启动
Opera
后,无法载入安全闪存芯片的驱动,即无/dev/vital/
设备目录,则只能使用BDM
重新烧录安全软件解决。
典型QNX版STR全新CMP
板卡完整烧录简明步骤
- 连接硬件,用网线从调试电脑连接至
USW
的空闲端口,用BDM
连接调试电脑与CMP
板上的调试接口; CMP
上电,打开PROGCFZ
程序,按Reset and Stop MCU
,选Spansion_29GL128N_R1_1x16x8meg.cfp
,地址F8000000
;- 选择
Erase Module
擦除; - 选择
Specify Object File
,找到1-CC-V_SW_X.X.X/CC-V-ATP X.X.X/CC-ATP_ASW/ATP_ASW_X.X.X/Prog_probe/
(X
代表版本号)的目录中CC-ATP_ASW_VX.X.X
,若没有elf
扩展名加上,点Program Module
直到烧录完成,可选择执行Verify module
来验证; - 选择
Specify Object File
,找到App Conf_VX.X.X/+2 Data SGD & VES to be used/2 = VES&NVES_VX.X/
(X
代表版本号)的目录中的ves.S19
。点Program Module
直到烧录完成,可选择执行Verify module
来验证; - 断开
CMP
电源; - 打开连接超级终端程序,
BDM
设置SMC
至SMC1
,mode1
和mode2
为On
,CMP
上电; - 键入
以serdl
Ymodem
发送imageMen.F004
; - 设置启动参数
ee-bs fe100100
- 把
mode1
和mode2
设为Off
,以指令重启rst
- 以
root
登录,格式化闪存盘sh /usr/prod/formatflash.sh
- 通过指令重启
reboot
- 再次以
root
登录; - 创建目录,启动FTP服务
cd / mkdir bin mkdir etc mkdir usr mkdir usr/bin mkdir usr/lib ifconfig en0 10.92.X.17/24 #X代表列车ID, 在2端使用10.92.X.18/24 sh /usr/prod/start1.sh inetd
- 设置调试电脑
IP
为相同网段,用Filezilla
连接上传tgt_mpc/disk
下除dev
目录外的全部内容覆盖到CMP
根目录/
,若是驾驶室2端,还需替换上传_ip_maint_cab2/ip_maint.sh
至/etc
下; - 修改文件权限
chmod -R 777 *
- 断开
CMP
与调试电脑间所有连接,重新启动并检查程序是否正常工作psvc.elf -list
典型Linux版STR全新CMP
板卡完整烧录简明步骤
- 以旧版本
CMP
为例(版本CMP2
稍有不同,待后续补充),连接硬件,用网线从调试电脑连接至USW
的空闲端口,用BDM
连接调试电脑与CMP
板上的调试接口; CMP
上电,打开PROGCFZ
程序,按Reset and Stop MCU
,选Spansion_29GL128N_R1_1x16x8meg.cfp
,地址F8000000
;- 选择
Erase Module
擦除; - 选择
Specify Object File
,找到`1-CC-V_SW_X.X.X/CC-V-ATP X.X.X/CC-ATP_ASW/ATP_ASW_X.X.X/Prog_probe/
(X
代表版本号)的目录中CC-ATP_ASW_VX.X.X
,若没有elf
扩展名加上,点Program Module
直到烧录完成,可选择执行Verify module
来验证; - 选择
Specify Object File
,找到App Conf_VX.X.X/+2 Data SGD & VES to be used/2 = VES&NVES_VX.X/
(X
代表版本号)的目录中的ves.S19
。点Program Module
直到烧录完成,可选择执行Verify module
来验证; - 断开
CMP
电源; - 打开连接超级终端程序,
BDM
设置SMC
至SMC1
,mode1
和mode2
为On
,CMP
上电; - 烧录
U-Boot
以erase F 100000 1ec0000 serdl
Ymodem
发送u-boot-bin.F004
; - 设置启动参数
ee-bs fe100100
- 把
mode1
和mode2
设为Off
,通过指令重启rst
- 在调试电脑设置
IP
为10.64.0.250/24
(或10.68.0.250/24
),打开TFTP
服务器,把服务目录设置在uImage.F006
和rootfs-ubi.F016
所在目录,启动TFTP
服务; - 在提示
Hit any key to stop autoboot
时按任意键进入U-Boot
的下载模式,按顺序执行setenv serverip 10.64.X.250 #或10.68.X.250 setenv ipaddr 10.65.X.25 #或10.69.X.25,10.65.X.26,10.69.X.26 protect off fe180000 +280000 erase fe180000 +280000 tftpboot fe180000 uImage.F006 protect off fe400000 +1c00000 erase fe400000 +1c00000 tftpboot fe400000 rootfs-ubi.F016
- 通过指令重启
reboot
- 以
root
登录,执行ifconfig eth0 10.65.X.25 #或10.69.X.25,10.65.X.26,10.69.X.26 cd / mkdir bin mkdir etc mkdir usr mkdir usr/bin mkdir usr/lib
- 用
WinSCP
连接上传tgt_mpc/disk
下除dev
目录外的全部内容覆盖到CMP
根目录/
,若是驾驶室2端,还需替换上传_ip_maint_cab2/ip_maint.sh
至/etc
下; - 修改文件权限
chmod -R 777 *
- 断开
CMP
与调试电脑间所有连接,重新启动并检查程序是否正常工作psvc.elf -list
典型升级简明步骤
以升级Opera
及UNIVIC配置
、ATP
程序和数据、ATO
程序和数据为例。
- 连接调试电脑至
USW
的空闲端口,设置好IP
地址; - 通过
putty
以root
帐户登录CMP
,若两端都要升级,找到第二条指令输出带Eqt local Maitre
的主控端obsterm.elf OPERA> redkern state OPERA> exit
- 在主控端执行
ptfmode.elf > X > 6 > q
- 若是
QNX
版STR
,通过Filezilla
把exe.F800
、conf.F880
上传到CMP
根目录,然后
通过cp exe.F800 /dev/vital/ cp conf.F880 /dev/vital/
Filezilla
删除上传到根目录/
中的这两个文件,跳至第6步; - 若是
Linux
版STR
,以覆盖方式通过WinSCP
分别把exe.F800
、conf.F880
上传到CMP
的/dev/vital/
目录中,每个文件上传结束前会报错,不要确认,等约5分钟后确认; - 停止
Opera
平台./stop.sh
- 通过
Filezilla
或WinSCP
把tgt_mpc/disk
下除dev
目录外的全部内容覆盖上传到CMP
根目录/
,若是驾驶室2端,还需替换上传_ip_maint_cab2/ip_maint.sh
至/etc
下; - 从软件和数据包中把需升级的
ATO
软件(org_mpc_tsk_ato.elf
)和数据(NVES
)覆盖上传到CMP
的/project/bin/
下; - 修改文件权限
chmod -R 777 *
- 断开
CMP
与调试电脑间所有连接,重新启动并检查程序是否正常工作psvc.elf -list
- 列车两端烧录完成后,重启
UNIVIC
系统,观察面板指示灯,通过网线连接调试电脑与CMP
面板网口,从OMAP
上检查确认软件版本和数据哈希值正确。
若
ATP
软件和数据烧录后不能正常工作,请参考本文中安全处理单元
中使用BDM烧录
所述内容重新烧录这部分